基因检测,只是检测基因?

2016-03-14 17:10:52

 


  关于基因,关于基因检测,相信很多人(围观的群众)还停留在这样的阶段:老生常谈,这虽然不是什么新技术,但一提到基因检测的作用可不能忘了亲子鉴定啊,告诉你是不是父母亲生的,试问多少奇葩的民事纠纷案件都指着它了结呢?而且,亲子鉴定不需要把全部的基因序列完全比对一遍,一般只是挑选十几至几十个位点进行比对,如有怀疑继续比对,最终确定是否为亲缘关系,准确率之高,惊得我都坐到地上了。

  但是,当基因检测邂逅互联网,助力精准医疗时,能否一样保证高准确率,并且不让基因检测变成简简单单的检测基因,实属大的挑战。

  在过去的这么一年中,基因检测方面的政策支持、技术研究以及产品面世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一方面使平民百姓不至于对基因检测毫不知情,一方面也使疾病家族遗传倾向的笼统观察发展到今天可以对DNA变异做出相当准确的鉴定,并且能够推测这些变异与许多疾病有关。因此,这些变异可以用来对一个人将来患上某种病的风险做出越来越准确的预测。它也不再仅仅应用于如“渐冻症”这样的罕见病,也不只是局限于预测BRCA1的基因突变引起的乳腺癌。但是,在政策、资金、市场等各方面都利好的情况下,由于利益的驱使和监管的不到位,基因检测会迎来一条分水岭:好的产品和技术越来越完善;差强人意的产品和技术越来越偏离既定的轨道。

  盲目地进入市场,往往得不偿失,正所谓“赔了夫人又折兵”。这类企业的思维往往是,无论“基因+”还是“互联网+”,只要什么热门,都能生搬硬套,无理“嫁接”。他们眼中的“互联网+基因”,就是简简单单做一个平台,然后设计一款所谓的“爆品”来获取用户和用户数据,然后,一边数着钱,一边让用户和用户数据烂掉。他们熟读消费心理学,深知大多数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所以,当没有过硬的技术时,更多的是利用低价来粉饰,因为对于大部分消费者而言,能用低价买到的商品,为什么要用高价去获取呢?这就印证了罗奇斌博士所引发的思考:“互联网思维造就的平台,难道就是给消费者一个占便宜的渠道吗?”

  通常情况下,拥有这种思维的企业所提供的基因检测产品往往只停留在“检测”上,简而言之,就是提供给客户一份儿让人似懂非懂的“专业”报告,接下来便是一个消费者“爱信不信,不信拉倒”的过程了。这类企业和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的基因检测技术都是不自信的。

  但是,市场上自然也有诸如23andMe、Navigenics、deCODE等兼具情怀和眼光企业存在。他们深知基因行业的创新也需要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哪怕某个阶段不足,毕竟这条路没有过多的历史和经验可借鉴。而事实也正是如此,基因行业的技术积累,是需要时间的。技术具有生命周期,在这个生命周期内如果没有产业的转化,技术最终只能成为历史的参考。转化的目的不是服务,而是产品。基因科学的创新带动的是产品的落地,产品的业务驱动带动的是技术的创新,只是一个闭环的形成。不同闭环连接形成的网络,正是基因行业得以不断发展的原动力。

  所以,这一类企业更能理解基因检测,提供的产品也不仅仅局限于检测本身,而是通过产品映射出来的企业、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衍生出来的东西。他们也善于运用创新意识赋予基因行业更旺盛的生命力,诸如:互联网、物联网、社交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看“传送门”中罗奇斌博士的相关文章)。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通过基因检测而来的个人数据以及DNA序列通过新技术适当加密,可能很快成为自己的电子医疗记录的永久性部分,并用于辅助专业医护人员开处方、进行诊断以及疾病预防等一系列决策。当你生病时,将有许多治疗方法以供选择,这些方法比起以前的治疗方法将更有效,且副作用更小。那时许多治疗方法还会是片剂,但也有基因疗法,这种情况下,基因本身就是极有效药物。甚至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疗法,一方面可以帮助治疗各种无法治愈的罕见病,一方面还能基于患者自身的皮肤或血液细胞,将其转化为患者所缺乏的细胞,帮助治疗糖尿病、帕金森综合征等疾病。

  再者,真正的基因检测应该还能使“上医治未病”变为现实。相信自从基因检测进入大家的视界以后,很多人都会关心一个问题:我将来会不会有可能患上什么病?我有癌症家族史,我将来也会患癌症吗?科学技术已经发现基因组上许多位点的突变会影响疾病风险,例如安吉丽娜·朱莉的携带的BRCA1基因的致病突变使得她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到87%。所以,逐渐成熟的基因检测是可以较准确地检测出你是否携带有高风险的基因突变的,一旦知晓自己的患病风险,便可未雨绸缪,尽量预防和早期发现疾病,防患于未然。

  而今,基因检测的发展,正在催生一批新的产业,建立起新的健康管理模式,更加有效地帮助人们改善和管理自身健康。一言以蔽之,基因检测已经开始渗透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未来的医疗逐步个体化精准化,基因检测将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切莫让基因检测仅仅停留于“检测”上。